Search

網上看到的大師觀點,分享給大家,很值得深深咀嚼!週末有聽Trifonov彈巴哈「賦格的藝術」的朋友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網上看到的大師觀點,分享給大家,很值得深深咀嚼!週末有聽Trifonov彈巴哈「賦格的藝術」的朋友也剛好可以順便了解:)

【Less is More:專訪鋼琴家 陳必先】

「巴赫的作品非常偉大,裡面的道理都很清楚,他的音樂可以把我們調整成一個完整的人。我們練一首曲子,等同於受某位作曲家的教育一般,巴赫除了教給我們音樂,也灌輸了我們「正」的感覺。因此,我很贊成小孩子開始學音樂時,就從巴赫開始,盡量不要用拉赫曼尼諾夫、卡巴列夫斯基這種偏重感覺的音樂素材。」

「好的藝術應該可以使人跳起來,活起來—藝術不是用來安慰心靈的。中國最高級的藝術,建構在本質的完美性上。我們細觀書法字畫,可以發現字與畫是活的,有飄逸靈動的特質;而外國的藝術,則是讓看的人活起來。對應到鋼琴演奏上,很多人演奏鋼琴時,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演奏技巧、肢體表情種種,這種鋼琴家可以說是人走在前面,音樂跟在後面;然而真正優秀的鋼琴家,卻是 #讓音樂帶領著人,#走到音樂想要到達的地方。」

「最重要的,是要保留兒童的天真,台北學生的壓力過大,自我發展上就比較少,#有時候教太多並不是件好事。」

「我始終覺得,小孩子誕生到世界上的那一刻才是完整的,具備與上天直接溝通的能力。有研究報告指出,3個月的幼兒具有分辨所有語言中發音的能力,7歲時的學習能力是成年人的幾百倍,所以我才會堅持小孩學音樂,一定要從最高等級的音樂學起。我的運氣很好,遇到讓我從巴赫、莫札特啟蒙的好老師。希望每個孩子的音樂教育,都能從這樣開始。」

「講到《賦格的藝術》,就得提到聖經的內容。聖經裡面所強調的「十誡」,都在這首曲子中赤裸裸地呈現出來。例如第一個賦格描寫「人不可犯罪」;有的樂曲走到一半,嘎然中止,好比人生誤上了歧途,得立刻修正,這是一種說法。我自己的感覺是,第一賦格好比是人一出生,像顆無暇的種子,純粹而天真;第二個賦格就有了動作感,小孩子開始學會走路,以及基本生活技能;第三個賦格開始加入了感情;第四個賦格產生了青春期的叛逆⋯⋯。樂曲一直走到後來,就彷彿人生受到俗務的污染,顯得複雜而沉重,漸漸步入尾聲。」

「John Cage教導我們認識「極簡」,告訴我們「休息」的重要性,他利用「減少」來表示重要。」

完整訪談↘️: https://reurl.cc/m9ko4M

#陳必先 #鋼琴家 #學音樂 #大師觀點 #音樂與人生 #音樂班 #音樂系 #鋼琴獨奏 #鋼琴老師 #賦格的藝術 #巴哈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鋼琴家蔡佩娟官方網站。 合作邀約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 音樂與生活美學
View all posts